報告題目:新材料的跨尺度力學行為
報告地點:龍8國際官網賀蘭山校區文薈樓一樓東報告廳
報告時間:2023年6月26日下午3:30
主持人:王青云 副校長
報告人簡介:魏悅廣,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信息與工程學部副主任、北京工程科學與新興技術高精尖中心主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等。199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2年~1994年和1995年~1998年分別為中科院力學所和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后;1998年~2016年為中科院力學所研究員,期間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圣芭芭拉分校訪問教授,曾任中科院力學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力學學會固體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力學學報》主編等。主要從事固體跨尺度力學、彈塑性斷裂力學、復合材料力學等研究。在國際上建立了協同考慮應變梯度和表界面效應的跨尺度理論;建立了可壓縮應變梯度理論和適合應變梯度理論的有限元方法,并由此預測出金屬的微尺度斷裂強度高達其宏觀屈服強度十倍以上的重要結論,突破了傳統力學理論的預測極限,引起跨尺度力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廣泛開展。曾擔任科技部973、基金委創新群體、以及中科院國際學術團隊等項目首席科學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8, 2013)、三等獎(1995)、中國青年科技獎(1994)、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1993)、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999)、北京大學國華杰出學者獎(2022)等。

報告摘要:新材料因其高強、高韌及高靈敏度等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國防、現代工業等高科技領域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新材料所涉及的科學問題和技術問題的探索也受到全球高度重視,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科學攻關和技術創新的重要領域和方向。報告人針對新材料科技的發展趨勢,結合報告人自己多年來的研究與思考,與廣大師生和科研人員分享認識和體會。新材料由微結構起始設計構造而成,其宏觀力學特性表現出強烈的微觀結構依賴性,即跨尺度力學行為,該行為需要由跨尺度力學理論給以有效表征,需要通過建立跨尺度力學理論發展其強度與破壞準則、安全服役標準規范等。報告人系統而簡要地介紹在當前新材料大量涌現情形下的跨尺度力學研究面臨的挑戰性科學難題、最新研究現狀、未來發展展望等。